近年來,宣城市績溪縣始終堅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二十字好干部標準,為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探索總結干部培養選拔“345”工作機制,不斷提高選人用人科學化水平,促進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建設。 兩個“突出”不斷強化干部學習培訓。一是突出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把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縣委主體班次“必修課”。舉辦全縣科級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輪訓班,采取專題輔導、視頻教學、理論測試和個人自學等方式,分期對全縣所有縣管干部和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第一書記進行集中輪訓。鼓勵各單位創新培訓載體和形式,提升輪訓實效,確保實現學習全覆蓋。二是突出精準化培訓和專業化培養,堅持干什么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遵循干部學習特點,尊重干部學習主體地位,注重激發干部學習內生動力,針對不同職級、不同崗位對干部知識結構、能力素質的不同要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訂單式”施教。 三個“注重”不斷創新干部選任機制。一是注重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始終突出政治標準、工作實績、一線選人,《關于建立干部培養選拔“345” 工作機制的意見》,把招商引資、征地拆遷、脫貧攻堅、信訪維穩等一線作為培養選拔干部的重要渠道。近幾年從鄉鎮基層、征地拆遷等一線提拔重用干部186人,形成了“干部到一線鍛煉,領導從基層選拔”的鮮明導向。不斷優化干部成長路徑,堅持“以事擇人,優中選適”,適時開展比選擇優選配科級領導干部工作,先后拿出團縣委書記、信訪局長等職位,面向全縣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二是注重實踐鍛煉。搭建鄉鎮基層、生態園區工業區、城市建設管理等干部鍛煉“三大平臺”,推動干部在實踐中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干。近幾年先后選派干部到江蘇、浙江、上海等先發地區掛職鍛煉,抽調干部到城市發展、重點項目建設等前沿陣地從事征地拆遷等工作,選派干部聯系幫扶農村、企業和外地客商,選派新提任副科級領導干部到信訪局任信訪專員。三是注重激發干部活力。制定《黨政干部鼓勵激勵辦法(試行)》《支持黨員干部履職擔當干事創業容錯免責實施辦法(試行)》及《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辦法(試行)》等制度,常態化推進干部交流,激勵干部干事創業,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四個“強化”不斷抓實干部教育管理。一是強化黨性教育。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持續舉辦“調、轉、促”高層論壇,扎實開展“領導干部上講臺”、黨員干部“學經典”等活動,建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干部現場教育培訓基地和家風家訓傳承教育基地,舉辦縣委主體班次62期,培訓干部4500余人次。二是強化談心談話。堅持縣委書記定期談話制度,換屆期間,縣委書記與縣四大班子成員個別談話,與鄉鎮黨政負責人開展多輪談話;每次人事調整后,縣委書記均與正科級領導干部談話;堅持組織部門選任干部公示前和任前談話制度,做到干部有問題及時提醒、干部有疑惑及時解答。三是強化日常監管。認真開展干部檔案審核、離任審計和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等工作,先后對1216名干部檔案進行專項審核;對367名干部個人事項報告進行抽查,安排45名重點部門、重要崗位領導干部開展經濟審計,對69名領導干部進行任期經濟事項專項審計調查。實行干部住鄉值班管理,開展鄉鎮干部值班、黨政正職帶班情況督查40余次。四是強化綜合研判。堅持開展日常研判、定期研判和專項研判,拓寬研判渠道,完善研判機制,突出研用結合,為領導班子配備和干部選任提供科學依據。結合年度考核、任期考核、干部提拔考察等工作,收集整理領導班子成員信息,及時全面了解班子運行狀況及領導干部的思想、工作和作風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