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國市因地制宜,完善制度、創新舉措,構建“五維共治”基層治理新模式,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取得明顯成效。 構建“1311N”組織體系。推行“五維共治”基層治理新模式,在全市120個村(社區),建立以村黨組織為領導組織,以村民會議、村協商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為自治組織,以集體經濟市場主體為經濟組織,以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組織,以群團、中介、民間等為協同組織的“1311N”組織體系,實現了黨領導下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三權”相互分離、協調運轉。全面構建黨組領導、村民自治,職能分離、權責明晰,多元參與、依法共治的村級組織治理體系。 激發村干部隊伍活力。出臺《在村“兩委”換屆中試點開展“兩回一選”選拔村黨組織書記實施意見》,打破身份、地域、職業界限,通過“兩回一請”方式產生6名村黨組織書記,拓寬村黨組織書記選任渠道。出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市級備案管理實施細則,全面建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個人檔案。出臺《寧國市農村基層黨建保障工程實施方案》,按照標準落實村級組織基本運轉經費。完善村干部“三位一體”激勵保障機制,實現了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并軌。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各鄉鎮、街道分管領導及部分城關村負責人赴新昌、上虞等地考察集體經濟發展工作。出臺《寧國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施方案》《寧國市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劃(2019—2022年)》等文件,大力實施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115”發展計劃,創新開展村級集體經濟“兩化”改革,按照“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管理”的方式,牽頭20個村注冊成立寧國市振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2019年,寧國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485萬元。 |